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最近又新增了两场非常好看的展。「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联展便是其一。不过尽管是希望这场展览能在两位女性艺术家之间「构建一场跨越时空与媒介的对话」,妮基·圣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的作品却无疑是最显眼的主角。
妮基·圣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并没有艺术学院背景。她在法国经济大萧条的时代成长,在美国度过叛逆期;年轻时当过时尚模特,并在 18 岁时就结了婚。建立了家庭后,为了远离中产阶级的环境,她过着波西尼亚式的生活,在那时才开始创作色彩线条大胆、怪异又纯真的艺术作品。
她爱用艳丽的颜料,以及反光彩色卡纸、玻璃珠等来装点雕塑和绘画,看她的画作,会想起小时候的手工课——当然,除了「丰乳肥臀」的女性形象。然而,多年的创作也让她因吸入玻璃纤维和化学油漆而染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可即便是体弱多病的那段日子里,圣法勒仍然继续着她的艺术事业,直到 2002 年开始急症治疗。可以说,圣法勒是将生命献给了这份执着。
圣法勒一生富有传奇性。她标志性的作品《Nanas》、《Tarot Garden》充满了想象以及对性别、种族、自然环境的讨论。而让这些创作更添悲剧性的不仅是她的疾病,还有充斥着暴力、性侵的童年。或许从某种角度来说,她的作品也是一种对童年的重放与夸大。「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中的展品非常全面,布展质量也很不错,既结合了大型装置,也有对圣法勒早期时期的影像回顾。
沈远的作品相比之下就显得低调而含蓄许多。出生于 1959 年,她被公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上最早获得国际关注的女艺术家。她的风格实验性强,却又有扎实的现实根基:《触角》、《蓝色公路》、《巷战》用到的都是日常的自行车和杂货;而用白色鞭子维系起来的沙发、不断融化的舌头与背后的尖刀,则又产生了很强的戏剧性和反差感。与圣法勒手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她的女性元素则主要取材于女性在日常里打交道的事物。